斃麻威?——–1%苦參?血根堿微乳劑韭蛆防治技術(shù)

韭蛆防治技術(shù)

蛆又叫遲眼蕈蚊,主要為害韭菜、大蔥和大蒜,以韭菜受害最為嚴重,幼蟲群居在寄主地下部的鱗莖和嫩莖部為害。初孵幼蟲首先取食韭菜葉鞘基部的嫩莖上端,春秋兩季主要為害韭菜的嫩莖,使根基腐爛,地上部分葉片枯黃而死;夏季高溫時則向下移動,蛀入鱗莖取食,嚴重時造成鱗莖腐爛,整墩枯死。

1、發(fā)生規(guī)律:韭蛆一般以幼蟲在韭根周圍3-4厘米深的土中或鱗莖內(nèi)休眠越冬,翌年當大棚扣棚后3月當韭菜萌芽時,幼蟲開始活動取食,3月下旬到5月中旬大部分越冬幼蟲移至地表1-2厘米處化,4-5月中旬羽化為成蟲大量繁殖,一般在4—5月是扣棚和露地韭菜被危害盛期,7—8月因氣溫高、以及植株老化為害減弱,到9月下旬由于環(huán)境適宜韭蛆又繼續(xù)為害,12月至翌年2月(大棚韭菜)為嚴重危害期。

2、防治技術(shù)和施藥方法

大田韭菜在早春(3月上中旬)和晚秋(9月中下旬)幼蟲盛發(fā)期,大棚韭菜在扣棚前, 畝用藥液750-1000毫升,兌水50-60千克對韭菜進行噴淋灌根。在灌根前先扒開韭根附近的表土晾曬2-3天再用藥,施藥方法是用噴霧器將噴頭去掉,順壟澆灌,1-2天后再小水漫灌。防效達到95%以上,持效期達45天左右。

在4-5月中旬成蟲在成蟲羽化盛期,用500倍藥液進行葉面噴霧,殺滅成蟲遲眼蕈蚊。用藥時間選擇在早9-10點最好,兼治韭菜蚜蟲、薊馬、灰霉病疫病、銹病、黃葉和干尖等。

  • 韭蛆受藥表現(xiàn)

韭蛆受藥后先是興奮,部分韭蛆從土壤中爬出地面,脫離生長環(huán)境,然后慢慢死亡。雖然馬上不能死,也就是一條活著的死蟲,對韭菜不會產(chǎn)生危害,

  • 綜合評價
  • 綜合防效好,成本低。單就韭蛆防治成本要比化學農(nóng)藥高,但綜合防治成本低。該品一物多效,既防蟲,又防病,還促長,不僅對韭蛆有效,還兼治薊馬、斑潛蠅,灰霉病,疫病、霜霉病等。
  • 經(jīng)濟效益高。一是產(chǎn)量高,二是商品售價高,增加收益部分可收回農(nóng)藥投資有余。比使用化學農(nóng)藥合算、安全。